事實上,就跟人體的代謝一樣,投球或打擊動作和mindset其實也是無時無刻不在改變的,每個球員都會隨著每一場比賽的經歷與反饋持續不斷地自我修正改變著,只是變化易於察覺與否。比對同一個球員早年與後期的差異,常常會讓你大吃一驚。
變化的是局部差異,但好球員不變的絕對是整體動作協調性與輸出效率的維持乃至提升。能增加效率的修改是好的動作,不能甚至破壞總體綜效的,就是壞的修改。
刻意的巨大修正尤為如此,好壞即在能否掌握此原則。
在我看來,太多台灣的失敗案例根本原因並不在所謂的動作之上,如果未找到病灶便病急亂投醫,結果當然只會亂上加亂。
回想一下多少台灣在業餘或中職打出名堂,去到高層級的賽場的一開始短期內表現驚艷,然後時間一拉長就急墜直下?You name it。我們到底根據什麼能預先認定,這名好球員在新的高層級環境“本來”應該是什麼樣?然後依此來衡量他現在的實際表現?
我們根本不知道。(事實上估計通常傾向過度樂觀。)
大多數的情形是,好球員剛到新環境,特別是只經歷短期賽事的業餘出身選手,一方面仍慣於以短期衝刺的心態全力以赴,一方面在與對方彼此不熟悉的情形下,可以得到很不錯的初始成績,這再回頭呼應過往之前的表現,「印證」眾人的判斷或期待。
然後就走上自我論證迴圈了。高峰過後的衰退,必定是自己的什麼地方出錯了,開始從偏誤預設方向找問題。
但你找得到嗎? 接下來就是在自己本身的不確定性與外部高度的競爭壓力下,陷入全面的混亂,然後越亂越改、越改越亂,然後受傷、浮沉,然後打包回家。
以呂明賜來說,很多人都說當年他是不會打內角、被抓到弱點所以後來打不好,但奇怪的是,我記得當年他業餘時最會打的不就是內角、最會轟的不就是左外野大牆?
包含整個日職生態與文化風格,都是需要球員花時間心思去了解、適應、成長,再根據這些適應進行動作與體能上的適配調整,才不至捨本逐末。強如呂怪物的打者,豈會單純某個角度的球路打不好?豈會曾經得到所有人如此全面的高評價?
結構性差別不正是所在環境強度?你看過日職改過美職過去的嗎?也許呂本來就是只能到這樣的首年成績,也許就是一時跟不上一軍精細與節奏、不知如何應對配球,也許就是調整時間長,甚至也許就僅只是體力與專注力下滑的連動影響...。
但是既定觀點作祟,尚未考慮諸多因素,教練直接拿吃飯競爭力的動作開刀,改到核心協調性流暢度都沒了,甚至忘了怎麼打球,這不是所謂的「拆大砲」是什麼? 在職業這個層級來說,特別是日本職棒,恕我直白,當年的教練體系確實是有愧職業二字。
姜建銘的例子亦然,但我認為他的問題比較像張誌家,額外含有個人的性格因素在其中。
當初球團之所以青睞延攬這些優秀球員,不正是基於他們的根本技術?如何保有這個根本價值,期待修正後更好,要問的還是球員如何適性微調,而球員要問的還是球場上的實際反饋。
教練的工作就是具備足夠的相關知能及經驗,然後在球員有這樣的自發需求時,或是球場上或是技術上,給予適時而精確的建議,並由球員自己去找尋契入路徑與內化平衡點,達到這樣的一個有效溝通的互助關係。
單就這點來說,美國確實一直是做得最進步的。

Mechanis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ki 的頭像
    Riki

    RIKI の わびさび

    R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