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一篇航母角色,進一步來談空戰的態勢推演。

針對台海戰爭的假定,美日介入是必然,問題只在介入到什麼程度。一個是美中雙方只打有限的台海區域戰爭,另一個就是失控全面大打出手,當然前者一旦發生,戰備就會是以後者為準備。

 

作戰半徑

 

如圖所示,F-22是800公里(紅色線),F-35是1200公里(黃色線),F-16是1000公里,J-20是2000公里(藍色線),J-10C是1100公里(綠色線),J-15是1200公里。本文分析將側重主導新戰爭型態的五代機為主。

這裡必須先做幾個前設:首先就是這必須是常規戰爭前提。第二個就是開戰前美日不會將主力大量佈署難以防禦的沖繩,駐韓基地亦然,因為一旦開戰這些地方率先癱瘓的概率是最大的。第三就是美國已恢復菲律賓駐軍,以及航母艦載機完成換代。第四則是中國戰機亦完成量產,唯有如此,戰事才有發動條件。所以,時間點約是5~10年後。

在航母暫不進入中國周邊海域2000公里範圍內(淺藍線),美日(以下單稱美軍)空軍先鋒我們姑且從岩國與克拉克基地開始起算。

可以知道,若不考慮空中加油與破壞匿蹤的副油箱,F-22作戰半徑基本上只能從南方勉強覆蓋台灣,幾乎到不了中國大陸。F-35則能到中國沿海省份,一樣也得從南方出發,否則同樣含擴不到台灣(菲律賓何其重要!)。相對的,J-20即使從中國內陸起飛仍能輕鬆覆蓋美軍主要前沿軍事基地,以及大部分南海。

也就是說,美軍軍機既有裝備,在台海戰爭中的投射距離而言實際上不及解放軍,這是中國的天然地理優勢。我們之前說過了,除非能深入打擊中國內陸,並達到足夠密度,否則美軍很難只在台海戰區就擊敗中國。事實上面對空中戰力投射威脅,恐怕美方反而承擔更大的防守壓力。一切除非納入空中加油體系支援,下面會再細談。

海洋,對雙方而言都是一道巨大的投射屏障。(這也正是為何美、中、俄各方都必須極力扼守住朝顯半島這個陸橋戰略通道,為何北韓問題如此重要,為何中國對薩德這麼跳腳的原因。)

 

戰機數量

 

至於戰機數量,F-22不足200架,按六成佈署計,100架。F-35美軍1000餘架計、日韓200餘架,亞太共有1500架。中國J-20預估量產500架、J-15艦載機估200架、其餘四代機千餘架。

美中五代機數量比理論上可以拉到3:1。但實際上基於空間限制,台海上空一次僅容約莫200架傳統戰機作戰,BVR混搭作戰的話隱形機將得少更多,因此重點不在數量,而在波次與體系組合。打台海雙方每波40架已遠足矣,若是全面交戰(即使加南海)120~180架綽綽有餘。

美軍的問題是過於集中有限的基地,因此前線一次進駐過多猛禽肥閃反而保障問題更大。於是最後看的還是雙方縱深佈署、組織協作、戰術搭配等總體能力,就這點,跨洋投射與腹地限制的美軍必然受到較大掣肘,數量其實在此並未能賦予太多優勢,這是其一。

其二,前面說過,空中加油會是改善作戰半徑劣勢的手段,美軍的加油機總數400餘架,佈署200架足以應付最大作戰需求,但大規模加油過程增加的耗時、煩瑣,及最重要的,極易曝險於敵方長程火力,形成其本身戰術選擇上的困境,而近海作戰的中國卻幾乎沒這些問題。

旨在馳援台灣或進攻內陸,空中授油點必然是在中間海域上,那正是中國航母艦隊與大量艦隻的所在,若為此攻擊中國航母與艦隻便等同直接宣戰,美軍基地將面臨中方預定的全面反擊,這裡因此就形成另一個策略困境。

所以美軍事實上幾乎難以藉此討到便宜有效打擊中國後方,即使它動用新佈署的中程導彈也一樣,之前文章提過的,密度與分散問題,導彈戰反而易使美方漸居下風。

其三,匿蹤戰機的兩造對決將是史上絕無僅有,當雙方都要在30~50公里必殺射程內才發現對方,很可能就會演變成傳統視距內作戰,戰機的機動能力突顯。

這點,F-35的「聯合攻擊作戰」角色不但失效,進入「狗鬥」更將陷於絕對不利(先前對上EF-200驗證即遭到橫掃)。而前述奔襲距離所造成的雙方油耗乃至精神壓力落差,復將帶給美機益加嚴峻的地位。

 

艦載戰機

 

如上所說,當東海、南海、太平洋各有一個以上的CVBG存在的時候,美軍走任一路線都要考慮另一面側翼的聯合狙截或包抄,這將導向總體策略上不得不先對決航母戰鬥群的必然性。

若如此,你還沒偷摸進中國沿岸,自己行蹤先曝光了不說,後方的家那頭可能已經開始陷入火海了。

對決航母,整個美軍戰時陸上前沿佈署恐怕就得先後撤數百公里(到橫田?)避開第一時間攻擊,而J-20佈署因此反可前出到沿岸基地。這更壓縮了美戰術彈性、抵銷了加油機的劣勢彌補,卻沒有消除其成本,還增加了額外不確定性。

這是中國戰機的航程設計與近年不斷發展長程空空導彈的主要理由,你也可以知道,為何美軍近年也加緊研發無人匿蹤加油機了。

美軍唯一的優勢是,在西太平洋與南海外圍的航母艦載機已經完成換代,若由F-35C對上J-15是壓倒性優勢。缺點是,若由2000公里外起飛,距離台灣與中國大陸更遠了,就算掛掉了中國航母也仍難以建立有效千里馳援,一切除非是中國內陸的防禦縱深遭到了有效的突破壓制。

然美方這個優勢未來能保持多久未可知,若中國的無人預警機、無人載具、衛星網路等屆時到位,甚至匿蹤機也上艦了,那麼對美軍而言這仗勢必更複雜、更難打。

 

結 論

 

整個戰略布局上,美國空軍雖然享有質與量的優勢,但在先天地緣條件的制約下,受到大幅度的限制。

你以為美軍內部十八次兵推,十八次敗於解放軍手下,真的只是為了向國會爭取預算的假呻吟?

過去在東亞海空權無人可挑戰的情形下,空軍力量的投射並無太大阻礙,但在中國海、空權崛起後,地理形勢的作用開始產生了極強的規範效力。

國際政治大師John Mearsheimer的「攻擊現實主義」,早在中國威脅論興起前, 就已闡明「海洋」的阻隔對大國兵力投射的重大制約力量,是美中兩強極難以選擇最終走上全面軍事衝突的根本原因。

這對兩個核武大國來說尤其如此,再加上中國的防空體系、工業生產能力、地緣政治等等因素觀之,會發現強大的結構因素作用下,隨著兩國綜合實力的日漸拉近,雙方全面開戰的可能事實上是漸趨於零,而非相反。

如有衝突,也必須盡力嚴守區域性範疇的底線。當然了,理性上。

------------------------
Picture origin:D-maps.com

 

81302291_2852816241436871_8620946725483315200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ki 的頭像
    Riki

    RIKI の わびさび

    R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