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粒子集群演算法」(PSO)中,「#後設法則」(Meta-Heuristic,又稱「#次經驗法則」)概念相當有趣。我們知道集群演算在軍事應用上是未來趨勢,但這項演算法似乎也能進一步協助釐清我們深澳的大腦運作模式。

PSO透過20~100個不定數量的「粒子」個體,各粒子以一定範圍、向量、速度、慣性、認知,在目標「#解空間」(Solution Space)中,首先搜尋個體「經驗法則」下的局部最佳解,而後再聯合進行這些認知經驗的總合「後設認知」,收斂得出相對「集群最佳解」。

在之前提到的關於「GPU矩陣向量式運算」,透過大量密集微型CPU、獨特的程式型態,同時處理大量數據,可以用以解決「梯度消失」等非線性問題,其實也是運用類似的「後設/次經驗」概念,因此得以作出層次性分析演算。

藉由個體、總體、及個總關係間的不同參數與權重調整,「粒子演算法」可以全面性地「#適性」搜索目標指向的局部最佳解,然後再次根據「前設定義所需」算出總體最佳解,避開傳統的規劃數學演算可能導致的盲點或偏誤。

這些原本用於模擬魚群、蟻群、鳥群等仿生運算領域的先進AI演算,正是使用所謂「外層」(上層、概念層)的架構,來控制「內層」(底層、操作、實作的)的解法,其實一如大腦運算的「層級建構」。

大腦神經元個體的Heuristic值(一開始就是由處理感知受器訊號後的分配給定訊號觸發),如何彼此溝通、協作、制約、揀擇、乃至反應,#均是受到Meta層級的#結構力量#所指導

例如魚群的個體會保持與其他個體特定的距離,藉此就能達到保持與魚群總體的平均向量動態,然而這個總體動態方向,是由Meta-Heuristic最佳解目標所決定。

單個神經元只是依據與其所連結的周遭關聯神經元的訊號做出「閾值」反應。那麼,引導大腦網絡運作機制全部的「最高結構層次」的「最適解定義」計算標準、誘導我們的一切思路反應的又是什麼呢?

顯然,這個 #自我#認知#自我認知』」#的後設檢證能力,並不是物質的,不僅上層虛擬概念建構是超乎物質的,目標最佳解也是不受此限。

(插個有趣的非科學觀點,禪宗唯識四分中,這部分的認知歸類便屬「#自證分」。超越這個層級,就是能見我識這項特質的「#證自證分」。)

它也不是所謂的「耗散系統」(如颱風)甚至是「保守系統」(如引擎),#本質差異正是因為它有這項主動的#後設認知#意識能力,即使它們同樣是一受到「混沌效應」作用的系統機制。

以生存繁衍為唯一目標的魚群,其演算指向物質的(食物),不會上升到因為情緒、觀點、智慧等純粹心識作用而改變「解定義」,然高等生命則不一樣。高等生命,天堂與地獄的場景可以完全一樣(餐桌公案),心態不同而已。

是故,大腦內的神經元群集演算,乃至人類社會總體的大腦群聚演算,背後統攝驅動的Meta-Heuristic原則,或應別有一超乎既有物理限制、非物質條件決定的「根本力」決定所謂後設標準。

這種說法可未必只是一廂情願。

別忘了,#即使是人類大腦,根據「哥德爾定律」,#仍然只是一種有限的測量與描述系統,也就是說,它雖然也受來自開放系統的作用影響,只能接收到宇宙整體中的片面資訊,它建構的「符號」、「概念」、「認知」體系,全部都會是不完備的。

以次系統如何涵括描述甚至簡化上級系統呢?遑論是浩瀚無際的宇宙全開放系統呢?充滿bug、經常出錯的大腦思維與生物基因,如何「附帶衍生」出如此浩瀚無盡的所謂單一「心靈現象」呢?孰是主孰又是次呢?

這才是腦科學「#非決定性」論點的真正基礎。

如上述講到的,能見「證自證分」、跳出物質框架、不受限於物理限制,是大腦意識的內蘊能力,這已是腦科學界所共認,行為科學上,也早已大量驗證人類太多超乎科學能解的行為。

那麼,即使撇開「量子塌縮效應」的意識作用現象不談,這個「非決定性」的「層級問題」答案,還不夠清楚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ki 的頭像
    Riki

    RIKI の わびさび

    R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