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移到前腳再借頂側旋轉回拉的離心力擊球,並減少手腕動作末段動作來加大棒子與球的瞬間接觸面及時間,確實很美式。(有些甚至後腳會離地)
優點就是擊球點更具彈性、更能應對變化球的變奏、打域更廣、拉打為主。但缺點也是也很明顯,吃不到後腳的反推槓桿力、更依賴上半身,也少掉末端手腕加速尾勁(大谷跟一朗是有翻腕的),power自然要折扣很多。

 
還是要看體型與風格。
恐怕當初王柏融就是在這點上被打亂的吧?事實上我看mlb三十年,並不認為70-30曾經或現在是主流,50-50加減比較多,30-70次之,而且當中也少有是絕對固定的,而是應球路與情況而變居多。
我們知道,跟投球一樣,棒球的運動機制不論投打,總的動作關鍵還是在製造腰髖部迴轉的動能與速度,去產生扭力扭矩(影片中所謂的彈簧)以帶動揮臂或揮棒的離心力速度,而腳的動作只在配合達到這個目的的力量傳導最大化。
同樣一個人的左右打擊,慣用手在前可能就是習慣重心後置,在後就變成了重心在前更能開展力量,也有的人完全相反或是無關。
因此保持重心移動彈性下的腰部平穩疾轉,恐怕才是更該關注的(打擊出棒能否跟得上速球關鍵也在此),其他的則依此原則作延伸思考,就像網球正手與反手都要會、能視情況而移轉變換,畢竟球(更正確地說是球的質心)才是一切手眼協調作功所為的終極目標,身體只是配合,不是嗎?
--------------
同樣是昶哥的頻道
 
 
 
 
 
 
棒球就是這樣,諸子百家各有說法,有時甚至是完全彼此矛盾的。在台灣這樣的三教九流與莫衷一是是更嚴重的,因為很多傳承只是延續教條範式,而不是核心理論
實際上這仍是猶如社會科學從現象到原則的探尋過程中的不同階段,見山是山耶?不同基礎不同變數不同角度不同所長,正是多樣性的本質,又如何能有各殊個體上的標準答案呢?
重點還是在於你自己的適性探索,難道巔峰的朗神也是教出來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ki 的頭像
    Riki

    RIKI の わびさび

    R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