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度「意識祭」了嗎?XD

這幾年學界寫的總介都沒差很多,看來真卡大關了,那是當然的。根據文章,目前學界主流理論仍是兩派,「A派」:人類很幸運,很偶然地產生了意識;跟「B派」:意識根本不存在,只是特殊生理假象。

其中腦科學家認為,具有「視丘皮質迴路」結構能整合訊息的生物才會有意識;神經學家則提出「工作平台理論」及「全局傳播機制」論,認為只要能在平台整合出高「∅值」,就算是機器也能產生意識。

另外還有「巢狀結構論」主張,與「多重草稿平行系統論」,也是類似說法;甚至還有奇葩的「文化孕育論」:自三千年前開始我們人類才有了意識!

如果連意識存不存在都莫衷一是,當然更別提意識是什麼、如何產生的這些「困難問題」了。

各式理論五花八門,但都基於同一個科學政治正確:唯物論 (卻也不得不據此作形上猜想),沒辦法,實證主義在現階段人類社會的地位是如此神聖,重新注意到真正該注意的,總是需要時間。套句Harari常說的,人類永遠需要一套故事,才能繼續走下去。

僅就可測物質層面看,對能「訊號擴大、全面整合」的能力,自然直指人類大腦與神經系統的物質與電律活動所然別無其他 (一如早先基因理論研究咸認為表象上有形的基因,就是一切外在表現的決定主導)。

事實上西方科學觀所指涉的「意識」是把所有相關的內在心理心靈現象一併而論,認定生理機制所作用的概括界定,這恐怕正是現在自身研究困境的由來,因為複雜的意識世界並非如其簡化想像,箇中尚大有堂奧與根本區別。

例如人的思維力、表達力、控制力可能因為腦部受損或生病而減弱甚至喪失,但你的自我感覺、被愛的需求、怕死怕痛、還有所謂 " 副產品" 的情緒,卻伴隨你的生命進程始終如一,造次必如是,顛沛必如是。這是兩個本質與層次截然不同的領域。

能不能察覺或認知到有「我」坐鎮其中是一回事,「我」的現象本身實際存不存在是另一回事,而「我」的根源本質為何則又是另一回事。

認知過程或許仰賴未必可靠的載體產生,然我們的「本我存在」不但位居核心、穩定一貫 、非物質決定 (不若肉體隨時間與混沌效應而disorder:老化、出錯、失調、解構,也不若心智成熟度隨經驗與人生階段而異),此識之特徵還有強大的多維性、層次性、複雜性,遠超出了系統不完備性的大腦暨神經結構所能統攝,之前文章皆有說明。

你是可能成為放下自私本性的愛他主義哲學大師,但那絕不會是因為意識弱化,反而是精實的修煉。

是的,「熵」是keyword。

我們知道宇宙存在「自我組織」現象 (不然也不會有宇宙了)。自我組織的兩種力量,一是已知的透過能量作功的「正熵」過程,另一則是未涉能量的內蘊法則 (隨初始定義自然生成,如邏輯、數論的規律),是一種確定性、穩定性的、因果性的趨向,不似能量和物質展現的混沌本徵。

例如生物學界發現演化的「多維隱藏結構」,能主導整個生命演化發展從目的性到表現型再到基因型全然的運行軌跡 (Andreas Wagner, 2014)。一個途徑不行,就換個軌道,可改變的是構成份子與其關係,要確保穩定的是反映環境的生命目的。許多領域,甚至包括「電路函數演算」、「粒子集群演算」等都能找到類似存在。其代表的是所屬系統內在的秩序趨向力量。

能量依法則而動,而非反之 (能量甚至可能憑空短暫生滅)。正熵熱力學是能量世界的動態表述,引導自我組織的則是宇宙負熵法則架構。你可以說系統完備的量子世界大抵確實是尋力場背後的數學描述而行為,而宇宙已知四大基本力亦多呈現order趨向,但我們卻難以得知此有限描述、根據前設的數學法則本身又是緣何而來。

既然從代謝系統、內分泌系統、RNA組態、到蛋白質結構等等都有這樣一個meta的「極度混沌下的極度穩定架構」,大腦系統自然更不會例外。但確保目的功能的框架穩定,並非意味大腦乃如同其他功能般似一套機械化的「演算法」(儘管它幾已成新主流觀點),別忘了「非決定性」才是其本質。

一如酵素、胺基酸、基因的個別乃至組合行為與目標,是由生物體的隱含結構性力量所決定,大腦神經元的放電行為與節律意涵,同樣也會是上層意識結構所決定,而不是相反。

所以,可以說,意識已無所謂存不存在的問題,只有what跟how的問題。

後者顯然目前只會有主觀答案,端看何者更適近科學推論。接下來的論述將稍複雜抽象,亦不限嚴謹科學範疇,需運用多一點想像力。

被薛丁格稱為負熵系統的神秘意識,能致量子波函數塌縮的測量作用是最廣為人知的物理特性,「Turn disorder into order」,能量系統與探測系統交織作用,使一切與之發生交關的系統隨機性減少、確定性路徑維度增加,基此測源,最後可形塑一單一相干性穩定交集結構。

涉入的能量系統增加,結構複雜化也增加,這套結構必須也必然自我建立一致的"protocol"標準與平台"語言",以利穩固連結這整個體系。也就是說,總體層次上它自我構成具有對體系內感知反應(知覺)的能力,理由是宇宙自然平衡與能量守恆原則,萬物依此動靜。

因此,它進一步需要將涉入時量子退相干的訊息作出標準化「定義」,才能依據定義建構可運行的體系“邏輯”與“程式” (如感官電訊號的形成與應用),也就是系統的「主觀意義化」,表現在生命的物質面向上,便是自體系神經網絡、訊息溝通系統的產生浮現。(以下借用佛教用語,以補既有理論概念陳述力不足。)

「主觀意義化」一旦建立,即產生「我」之執念與虛相 (此我為「末那識」 /意根:分別心),並開始根據這套系統運行擴大。此又起自「阿賴耶識」(起妄,誤以為真,但也有論點認為二者實為一體),何以?什麼原因讓那個探測行為能起系統間交互作用?它本質上究竟又是什麼?可能就是答案。

這部分或許更是「化學進化論」對生命起源問題的癥結之解。

以此「我識」為基礎,對應總體所處環境及變動下個體需求,進一步擴大複雜化組織建構,大腦計算機經歷演化就應此產生,一般動物能低維思考,人類大腦則發展出了足以建立多維思考、層級疊代思考的廣義「意識」,前者能建構社會特徵,後者則能進一步建構複雜結構層級。

佛教意義上的「意識」僅及六識中大腦作用的部分(思辨、計畫、記憶等),同樣是生滅無常的、虛妄執取的,但初始根源的「負熵力量」與「隱藏結構」衍生,卻是與宇宙亙古存在的能量正熵法則,同為永恆,因他依而生,因相對而立(所謂「緣起性空」)。

搭配量子力學與其他科學的發現,我們似乎總可以找到不少挺有意思的相關性與詮釋線索。

當然,回頭就所謂嚴謹現代科學來說,上述這一切都屬不可否證、不可對照實驗的哲學假說 (某些問題、某些領域,確實永受解析工具自身的系統局限性而難解),但卻頗能對應既有已知的物理發現與概念理路。

光這點本身,就已足夠驚奇。

--------------------
不知不覺中就寫了一堆了 是因有我 還是無我

#千里之行 #始於動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iki 的頭像
    Riki

    RIKI の わびさび

    R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